OOP三大特性之封装:写出高内聚的clean code

x33g5p2x  于2021-10-06 转载在 其他  
字(2.8k)|赞(0)|评价(0)|浏览(313)

结构化编程有效解决了很多问题,但随代码膨胀,结构化编程的局限也越发凸显。但它提供的解决方案中,各模块依赖关系太强,不能有效将变化隔离。
于是,OOP诞生,提供更好的程序组织方案。

习惯结构化编程的程序员,认为OO就是数据+函数。
这种理解不算全错,但理解程度太低。结构化编程思维就如用显微镜看世界,这只能看到局部。
而想要用好OOP,则需有更宏观的视角。

我们都知道 OOP三大特点:封装、继承和多态。
虽然背的都挺熟练,面试时都知道,但实际上,我看很多程序员的代码风格,还真没理解这三大特点。

面试时说的头头是道,代码却写得稀里糊涂,这就是大多数Java 程序员。本文我们就好好理解封装。

理解封装

OO是解决更大规模应用开发的一种尝试,它提升了程序员管理程序的尺度。

封装,是OO的根基。它把紧密相关的信息放在一起,形成一个单元。
若该单元稳定,即可将该单元和其它单元继续组合,构成更大单元。
同理,继续构建更大单元,一层层封装变大。

OO的初心

OO这个词由Alan Kay创造,2003年图灵奖获得者。其最初构想,对象就是个细胞。将细胞组织起来,组成身体各器官,再组织起来,就构成人体。
而当你去观察人时,就不用再去考虑每个细胞如何。
所以,OO提供了一个更宏观思维。

但这一切的前提:每个对象要构建好,即封装要做好。就像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将其与外界隔离,形成一个完整个体。
Kay强调对象之间只能通过消息通信。按如今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做法,发消息就是方法调用,对象之间就是靠方法调用通信。
但这方法调用并非简单地把对象内部的数据通过方法暴露。Kay的构想甚至想把数据去掉。

因为封装的重点在于对象提供了哪些行为,而非有哪些数据
即便我们把对象理解成数据+函数,数据、函数也不是对等的:

  • 函数是接口
    接口是稳定的
  • 数据是内部的实现
    实现是易变的,应该隐藏

那么看看很多人的日常习惯:编写一个类,写出它的一堆字段,然后生成一堆getter、setter,将这些字段的访问暴露出去。
这种做法是错误的,在于把数据当成设计核心,这一堆getter、setter,就等于暴露实现细节。

正确做法是:

  1. 设计一个类,先考虑对象应提供哪些行为
  2. 然后,根据这些行为提供对应方法
  3. 最后考虑实现这些方法要有哪些字段

所以连接二者的是方法,其命名就是个大学问了,应体现你的意图,而非具体怎么做的。所以,getXXX和setXXX绝不是个好命名。
比如,设计:用户修改密码。

一些人上手就来:

但推荐写法是表达你的意图:

两段代码只是修改密码的方法名不同,但更重要的差异是:

  • 一个在说做什么
  • 一个在说怎么做

将意图与实现分离,优秀设计须考虑的问题。

实际项目中,有时确实需要暴露一些数据。
所以,当确实需暴露时,再写getter也不迟,你一定要问自己为何要加getter?
关于setter:

  • 大概率是你用错名字,应该用一个表达意图的名字
  • setter通常意味着修改,这是不推荐的

可变的对象会带来很多的问题,后续再深入讨论。所以,设计中更好的做法是设计不变类。

Lombok很好,少写很多代码,但必须限制它的使用,像Data和Setter都不该用。Java Bean本来也不是应该用在所有情况下的技术,导致很多人误用。

减少暴露接口

之所以需要封装,就是要构建一个内聚单元。所以,要减少该单元对外的暴露:

  • 减少内部实现细节的暴露
  • 减少对外暴露的接口

OOP语言都支持public、private,日常开发经常会轻率地给一个方法加public,不经意间暴露了一些本是内部实现的部分。

比如,一个服务要停下来时,你可能要把一些任务都停下来:

别人可能这样调用时:

突然某天,你发现停止轮询任务必须在停止定时器任务之前,你就不得不要求别人改代码。而这一切就是因为我们很草率地给那两个方法加上public,让别人有机会看到这俩方法。

设计角度,必须谨慎自省:这个方法有必要暴露吗?
其实可仅暴露一个方法:


外部的调用代码也会简化:

尽可能减少接口暴露,该原则适于类的设计、系统设计。
很多人都特别随意在系统里添加接口,让一个看似不复杂的系统,随便就有成百上千个接口。

后续,当你想改造系统,去掉一些接口时,很可能造成线上事故,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哪个团队在何时用到了它。
所以,软件设计中,暴露接口要谨慎!

可总结出一个原则:最小化接口暴露,即每增加一个接口,都要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!

有了封装,对象就成了一个个可组合单元,也形成了一个个可以复用的单元。面向对象编程的思考方式就是组合这些单元,完成不同的功能。
同结构化编程相比,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站在了一个更宏观视角。

总结

封装的重点在于对象提供了哪些行为,而不是有哪些数据。封装,除了要减少内部实现细节的暴露,还要减少对外接口的暴露。每暴露一个公共API就增加一份职责,所以在每次暴露API时就要问自己,这个职责是自己必要的,还是有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。
一个原则是最小化接口暴露。

注意区分:

  • OO和 Java 语言
  • 传输数据和业务对象

Java语言特点就是一切皆对象,Java中对象的概念跟OO中对象的概念不同:

  • 前者是语言特性
  • 后者是一种编程范式

在具体编码中,哪些属于对象,哪些不属于对象,应该是程序员掌控。
比如:

  • DDD中的领域实体,就是对象,需仔细设计其行为接口
  • 一些POJO,可看成数据载体,可直接加getter、setter的(没有这些默认getter、setter,很多第三方数据转化都很不方便,比如JSON,SQL)。使用时,不归结为对象即可

基于行为进行封装,不要暴露实现细节,最小化接口暴露。

Demeter 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个项目,项目主页 http://www.ccs.neu.edu/research/demeter/。最早提到迪米特法则的论文出版于 1989 年,Assuring good style for object-oriented programs。还有一本书,1996 年出版,Adaptive Object-Oriented Software: The Demeter Method with Propagation Patterns。没有看过。

Demeter 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和丰收女神,也叫做德墨忒尔。

迪米特法则简单的说,分为两个部分:不该有直接依赖关系的类之间,不要有依赖;有依赖关系的类之间,尽量只依赖必要的接口。其实如果用另一个名字“最小知识原则”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,这个也算是程序员的“黑话”吧。

虽然接触面向对象编程已经很久了,也知道封装、继承和多态,不过写程序的时候,似乎还是习惯“一个对象一张表”的方式,也没有太多的考虑过封装的问题。整个类里面都是 getter、setter 的事情也做过,有点像是用“面向对象的语言写面向过程的代码”。

参考

  • https://www2.ccs.neu.edu/research/demeter/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