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cat进阶(3-1)

x33g5p2x  于2021-11-09 转载在 其他  
字(14.5k)|赞(0)|评价(0)|浏览(364)

一、Mycat配置详解

1、Mycat支持的两种配置方式

Mycat从1.5版本开始支持两种配置方式:ZooKeeper及本地XML方式。Mycat默认以本地加载XML的方式启动,如果需要配置成以ZooKeeper的方式启动,则应把conf目录下zk.conf文件中的 loadfromzk 参数设置成 true。

2、server.xml配置文件

server.xml配置文件包含了Mycat的系统配置信息

2.1、user标签

<user name="user">
		<property name="password">user</property>
		<property name="schemas">TESTDB</property>
		<property name="readOnly">true</property>
		<property name="defaultSchema">TESTDB</property>
</user>

user标签主要用于定义登录Mycat的用户和权限。在如上配置中定义了用户名和密码都为test的用户,该用户可以访问的schema只有TESTDB。

若要在schema.xml中定义TESTDB,则TESTDB必须先在server.xml中定义,否则该用户将无法访问该TESTDB。如果使用了use命令,则Mycat会有如下错误提示:

Error 1044 (HY000):Access denied for user 'test' to database 'xxx'

可以修改user标签的name属性来指定用户名,修改password的值来修改密码,修改readOnly的值为true或false来限制用户的读写权限。如果需要同时访问多个schema,则多个schema之间使用英文逗号隔开,例如:

<property name="schemas">TESTDB,db1,db2</property>

benchmark属性

通过设置benchmark属性的值来限制前端的整体连接数量,如果其值为0或不对其进行设置,则表示不限制连接数量。例如:

<property name="benchmark">1000</property>

2.2、system标签

2.2.1、charset属性
utf8

2.2.2、processors属性

processors属性指定系统可用的线程数量,默认值为机器CPU核心×每个核心运行线程的数量,processors值会影响processorBufferPool、processorBufferLocalPercent、processorExecutor属性。NIOProcessor的个数也由processors属性决定,所以调优时可以适当地修改processors值。

2.2.3、processorBufferChunk属性

processorBufferChunk属性指定每次分配Socket Direct Buffer的默认值为4096个字节,也会影响BufferPool的长度,如果一次性获取的字节过多而导致Buffer不够用,则会经常出现警告,可以适当调大processorBufferChunk值。

2.2.4、sequnceHandlerType属性

sequnceHandlerType属性指定Mycat全局序列的类型:0为本地文件方式;1为数据库方式;2为时间戳序列方式。默认使用本地文件方式,文件方式主要用于测试。

2.2.5、MySQL连接的相关属性

初始化MySQL前后端连接所涉及的一些属性如下。
· packetHeaderSize:指定MySQL协议中的报文头长度,默认值为4个字节。
· maxPacketSize:指定MySQL协议可以携带的数据的最大大小,默认值为16MB。
· idleTimeout:指定连接的空闲时间的超时长度。如果某个连接的空闲时间超过idleTimeout的值,则该连接将关闭资源并回收,单位为毫秒,默认为30分钟。
· charset:初始化连接字符集,默认为utf8。
· txIsolation:初始化前端连接事务的隔离级别,后续的txIsolation值为客户端的配置值。默认值为REPEATED_READ,对应的数字为3。
· sqlExecuteTimeout:执行SQL语句的超时时间,若SQL语句的执行时间超过这个值,则会直接关闭连接,单位为秒,默认值为300秒。

2.2.6、心跳属性

· processorCheckPeriod:清理NIOProcessor前后端空闲、超时、关闭连接的时间间隔,单位为毫秒,默认为1秒。
· dataNodeIdleCheckPeriod:对后端连接进行空闲、超时检查的时间间隔,单位为毫秒,默认为300秒。
· dataNodeHeartbeatPeriod:对后端的所有读、写库发起心跳的间隔时间,单位为毫秒,默认为10秒。

2.2.7、分布式事务开关属性

handleDistributedTransactions是分布式事务开关:0为不过滤分布式事务;1为过滤分布式事务(如果分布式事务内只涉及全局表,则不过滤);2为不过滤分布式事务,但是记录分布式事务日志。主要用于控制是否允许跨库事务,配置如下:

<property name="handleDistributedTransactions">0</property>

2.2.8、useOffHeapForMerge属性

该属性用于配置是否启用非堆内存处理跨分片结果集,1为开启,0为关闭,Mycat从1.6版本开始支持此属性。配置如下:

<property name="useOffHeapForMerge">0</property>

2.2.9全局表一致性检测

其原理是通过在全局表中增加_MYCAT_OP_TIME字段来进行一致性检测,为BIGINT类型。create语句通过Mycat执行时会自动加上这个字段,其他情况下需要手工添加。1为开启、0为关闭,Mycat从1.6版本开始支持此属性。配置如下:

<property name="useGlobleTableCheck">0</property>  <!-- 1为开启全加班一致性检测、0为关闭 -->

全局表一致性检测功能的使用说明及步骤如下。
(1)在所有全局表中增加一个BIGINT类型的内部列,列名为_mycat_op_time(alter table t add column_mycat_op_time bigint [not null default 0]),同时建议在该列建立索引(alter table t add index_op_idx(_mycat_op_time))。
(2)在对全局表进行crud时,可以将内部列当作不存在,建议不要对内部列进行update、insert等操作,否则会在Log日志中出现警告语句“不用操作内部列”。
(3)因为全局表中多了一个内部列,所以在对全局表进行 insert 时必须带有列名,意味着SQL插入的语句必须是insert into t(id,name)values(xx,xx),而不能使用insert into t values(xx,xx),否则会报列数不对的异常。这样的操作可能给开发工程师带来不便,将来会改善这个问题。

2.2.10、useSqlStat属性

开启SQL实时统计,1为开启、0为关闭。配置如下:

<property name="useSqlStat">0</property>  <!-- 1为开启实时统计、0为关闭 -->

3、 schema.xml配置文件

schema.xml作为Mycat中重要的配置文件之一,涵盖了Mycat的逻辑库、表、分片规则、分片节点及数据源。
3.1、schema标签

<schema name="TESTDB" checkSQLschema="true" sqlMaxLimit="100" randomDataNode="dn1">

	</schema>

schema标签用于定义Mycat实例中的逻辑库。Mycat可以有多个逻辑库,每个逻辑库都有自己的相关配置。可以使用schema标签来划分不同的逻辑库,如果不配置schema标签,则所有的表配置都会属于同一个默认的逻辑库。

<schema name="TESTDB" checkSQLschema="true" sqlMaxLimit="100" randomDataNode="dn1">
		<!-- auto sharding by id (long) -->
		<!--splitTableNames 启用<table name 属性使用逗号分割配置多个表,即多个表使用这个配置-->
<!--fetchStoreNodeByJdbc 启用ER表使用JDBC方式获取DataNode-->
		<table name="customer" primaryKey="id" dataNode="dn1,dn2" rule="sharding-by-intfile" autoIncrement="true" fetchStoreNodeByJdbc="true">
			<childTable name="customer_addr" primaryKey="id" joinKey="customer_id" parentKey="id"> </childTable>
		</table>
		<!-- <table name="oc_call" primaryKey="ID" dataNode="dn1$0-743" rule="latest-month-calldate" /> -->
	</schema>

如上所示配置了两个不同的逻辑库,逻辑库的概念等同于MySQL数据库中的Database概念,我们在查询逻辑库中的表时,需要切换到该逻辑库下才可以查询其中的表。

3.1.1、dataNode属性

该属性用于绑定逻辑库到具体的Database上,

<schema name="TESTDB" checkSQLschema="true" sqlMaxLimit="100" randomDataNode="dn1">
		<!-- auto sharding by id (long) -->
		<!--splitTableNames 启用<table name 属性使用逗号分割配置多个表,即多个表使用这个配置-->
<!--fetchStoreNodeByJdbc 启用ER表使用JDBC方式获取DataNode-->
		<table name="customer" primaryKey="id" dataNode="dn1,dn2" rule="sharding-by-intfile" autoIncrement="true" fetchStoreNodeByJdbc="true">
			<childTable name="customer_addr" primaryKey="id" joinKey="customer_id" parentKey="id"> </childTable>
		</table>
		<!-- <table name="oc_call" primaryKey="ID" dataNode="dn1$0-743" rule="latest-month-calldate" /> -->
	</schema>
	<!-- <dataNode name="dn1$0-743" dataHost="localhost1" database="db$0-743" /> -->
	<dataNode name="dn1" dataHost="localhost1" database="db1" />
	<dataNode name="dn2" dataHost="localhost1" database="db2" />
	<dataNode name="dn3" dataHost="localhost1" database="db3" />

3.1.2、checkSQLschema属性

当该值设置为true时,如果我们执行语句 ** selectfrom TESTDB.travelrecord; ** ,则Mycat会把schema字符去掉,把SQL语句修改为**selectfrom travelrecord;** 可避免发送到后端数据库执行时报“**(ERROR 1146(42S02):Table’testdb.travelrecord’doesn’t exist)”错误。

不过,即使设置该值为true,如果语句所带的schema名字不是schema指定的名字,例如** select*from db1.travelrecord;** ,那么Mycat并不会删除db1这个字符串。如果没有定义该库,则会报错,在SQL语句中最好不带这个字段。

3.1.3、sqlMaxLimit属性

当该属性设置为某个数值时,每次执行的SQL语句如果没有加上limit语句,MyCat也会自动在 limit 语句后面加上对应的数值。例如设置值为 100,则执行** selectfrom TESTDB.travelrecord;** 的效果和执行** selectfrom TESTDB.travelrecord limit 100;** 的效果一样。

如果不设置该值,则Mycat默认会把查询到的信息全部返回,所以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建议设置该值,避免过多的数据返回。

当然,如果在SQL语句中也显式地指定了limit的大小则不受该属性的约束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运行SQL语句的schema为非拆分库的,那么该属性不会生效,需要手动在SQL语句后面添加limit。

3.2、table标签

table标签定义了Mycat中的逻辑表,所有需要拆分的表都需要在table标签中定义。

<table name="customer" primaryKey="id" dataNode="dn1,dn2" rule="sharding-by-intfile" autoIncrement="true" fetchStoreNodeByJdbc="true">
	<childTable name="customer_addr" primaryKey="id" joinKey="customer_id" parentKey="id"> </childTable>
</table>

3.2.1、name属性

定义逻辑表的名称,如同我们在数据库中执行create table语句的表名一样,同一个schema标签中定义的table的名字必须唯一。

3.2.2、dataNode属性

定义逻辑表所属的dataNode,该属性的值需要与dataNode标签中name属性的值相互对应。如果需要定义过多的dn,则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减少配置

<table name="oc_call" primaryKey="ID" dataNode="dn1$0-743" rule="latest-month-calldate"> </table>

3.2.3、rule属性

该属性用于指定逻辑表要使用的规则的名字,规则的名字在 rule.xml 中定义,必须与tableRule标签中name属性的值一一对应。

3.2.4、ruleRequired属性

该属性用于指定表是否绑定分片规则,如果配置为true,但没有配置具体的rule,则程序会报错。

3.2.5、primaryKey属性

逻辑表对应真实表的主键,例如:分片的规则是使用非主键进行分片,那么在使用主键查询时,就会发送查询语句到所有配置的dn上;如果使用该属性配置真实表的主键,那么Mycat会缓存主键与具体dn的信息,再次使用主键进行查询时就不会进行广播式的查询了,而是直接把 SQL 语句发送到具体的 dn。但是尽管配置了该属性,如果缓存并没有命中,则还是会把该SQL语句发送给所有的dn执行来获得数据。

3.2.6、type属性

该属性定义了逻辑表的类型,目前逻辑表只有“全局表”和“普通表”两种类型。
· 全局表:type的值是global,代表全局表。
· 普通表:不指定该值为global的所有表。

3.2.7、autoIncrement属性

MySQL对于非自增长主键使用last_insert_id()是不会返回结果的,只会返回0。所以,只有对定义了自增长主键的表使用last_insert_id()才可以返回主键的值。Mycat目前提供了自增长主键功能,但是如果对应的 MySQL 节点上的表没有定义 auto_increment,那么在 Mycat 层调用last_insert_id()也是不会返回结果的。

由于insert操作时没有带入分片键,所以Mycat会先取下这个表对应的全局序列,然后赋值给分片键。

如果要使用这个功能,则最好配合数据库模式的全局序列。使用 autoIncrement="true"指定这个表使用自增长主键,这样Mycat才不会抛出“分片键找不到”的异常。使用autoIncrement="false"来禁用这个功能,autoIncrement的值默认为false。

3.2.8、needAddLimit属性

指定表是否需要自动在每个语句的后面加上limit限制。由于使用了分库分表,所以数据量有时会特别大。如果恰巧忘记加上数量限制,那么查询所有的数据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
所以,添加该属性后Mycat将会自动为我们在查询语句后面加上LIMIT 100。如果语句中有limit限制,则不会重复添加。该属性默认为true,你也可以把该值设置为false来禁用默认的行为。

3.3、childTable标签

childTable标签用于定义E-R分片的子表,通过标签上的属性与父表进行关联。

<schema name="TESTDB" checkSQLschema="true" sqlMaxLimit="100" randomDataNode="dn1">
	<!-- auto sharding by id (long) -->
	<!--splitTableNames 启用<table name 属性使用逗号分割配置多个表,即多个表使用这个配置-->
<!--fetchStoreNodeByJdbc 启用ER表使用JDBC方式获取DataNode-->
	<table name="customer" primaryKey="id" dataNode="dn1,dn2" rule="sharding-by-intfile" autoIncrement="true" fetchStoreNodeByJdbc="true">
		<childTable name="customer_addr" primaryKey="id" joinKey="customer_id" parentKey="id"> </childTable>
	</table>
	<!-- <table name="oc_call" primaryKey="ID" dataNode="dn1$0-743" rule="latest-month-calldate" /> -->
</schema>

3.3.1、name属性

定义子表的名称。

3.3.2、joinKey属性

插入子表时会使用这个值查找父表存储的数据节点。

3.3.3、parentKey属性

parentKey为与父表建立关联关系的列名。程序首先获取 joinKey的值,再通过parentKey属性指定的列名产生查询语句,通过执行该语句得知父表存储在哪个分片上,从而确定子表存储的位置。

3.3.4、primaryKey属性

同table标签所描述的。

3.3.5、needAddLimit属性

同table标签所描述的。

3.4、dataNode标签

dataNode标签定义了Mycat中的数据节点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数据分片。一个dataNode标签就是一个独立的数据分片。

如下所示为使用名为localhost1的数据库实例上的db1物理数据库组成一个数据分片,我们通过名字dn1标识这个分片。

<dataNode name="dn1" dataHost="localhost1" database="db1" />

dataNode标签的相关属性如表所示:

3.4.1、name属性

定义数据节点的唯一名字,我们需要在table标签上应用这个名字,来建立表与分片的对应关系。

3.4.2、dataHost属性

该属性用于定义该分片所属的数据库实例,属性值引用自 dataHost 标签上定义的 name属性。

3.4.3、database属性

该属性用于定义该分片所属数据库实例上的具体的库,这里使用两个维度来定义分片:实例+具体的库。因为每个库上的表结构是一样的,所以这样就可以轻松地对表进行水平拆分。

3.5、dataHost标签

作为schema.xml中的最后一个标签,该标签在Mycat逻辑库中作为底层标签存在,直接定义了具体的数据库实例、读写分离和心跳语句。

<dataHost name="localhost1" maxCon="1000" minCon="10" balance="0" writeType="0" dbType="mysql" dbDriver="jdbc" switchType="1" slaveThreshold="100">
	<heartbeat>select user()</heartbeat>
	<!-- can have multi write hosts -->
	<writeHost host="hostM1" url="jdbc:mysql://localhost:3306" user="root" password="root">
	</writeHost>
	<!-- <writeHost host="hostM2" url="localhost:3316" user="root" password="123456"/> -->
</dataHost>

3.5.1、name属性

唯一标识dataHost标签,供上层标签使用。

3.5.2、maxCon属性

指定每个读写实例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。内嵌标签writeHost、readHost都会使用这个属性的值来实例化连接池的最大连接数。

3.5.3、minCon属性

指定每个读写实例连接池的最小连接数,初始化连接池的大小。

3.5.4、balance属性

负载均衡类型,目前的取值有如下4种。
· balance="0":不开启读写分离机制,所有读操作都发送到当前可用的writeHost上。

· balance="1":全部的readHost与stand by writeHost都参与select语句的负载均衡,简而言之,当为双主双从模式(M1→S1,M2→S2,并且 M1 与 M2 互为主备)时,在正常情况下,M2、S1和S2都参与select语句的负载均衡。

· balance="2":所有的读操作都随机地在writeHost、readHost上分发。

· balance="3":所有的读请求都随机分发到writeHost对应的readHost上执行,writeHost不负担读压力,注意balance=3只在Mycat 1.4及之后的版本中有,在Mycat 1.3中没有。

3.5.5、writeType属性

负载均衡类型目前的取值有两种。

· writeType="0":所有的写操作都发送到配置的第1个writeHost上,writeHost1挂了则切到 writeHost2 上,重新恢复 writeHost1 节点后,不会再切回来,还是以 writeHost2为准,切换记录在配置文件dnindex.properties中。

· writeType="1":所有的写操作都随机地发送到配置的writeHost上,Mycat 1.5版本以后不再推荐使用该值。

3.5.6、switchType属性

·-1表示不自动切换。

· 1为默认值,表示自动切换。

· 2表示基于MySQL主从同步的状态决定是否切换,心跳语句如下:

· 3表示基于MySQL Galary Cluster的切换机制(适合集群,Mycat 1.4.1及以上版本支持),心跳语句如下:

3.5.7、tempReadHostAvailable属性

如果配置了writeHost属性,下面的readHost依旧可用,则默认值为0。

3.6、heartbeat标签

这个标签内指明了用于后端数据库进行心跳检查的语句。

3.7、writeHost标签、readHost标签

这两个标签都指定Mycat后端数据库的相关配置,用于实例化后端连接池。唯一的不同是,writeHost指定写实例,readHost指定读实例,组成这些读写实例来满足系统的要求。

在一个dataHost内可以定义多个writeHost和readHost。但是,如果writeHost指定的后端数据库宕机,那么这个writeHost绑定的所有readHost也将不可用;另一方面,Mycat会自动检测到writeHost宕机,并切换到备用的writeHost上。

3.7.1、host属性

用于标识不同的实例,对于writeHost,我们一般使用M1;对于readHost,我们一般使用S1。

3.7.2、url属性

后端实例的连接地址,如果使用native的dbDriver,则一般为address:port形式;如果使用JDBC 或其他 dbDriver,则需要特殊指定。在使用 JDBC 时,则可以写为 jdbc:MySQL://localhost:3306/。

3.7.3、user属性

后端存储实例的用户名。

3.7.4、password属性

后端存储实例的密码。

3.7.5、weight属性

在readHost中作为读节点的权重(Mycat在1.4版本以后才有)。

3.7.6、usingDecrypt属性

同server.xml中usingDecrypt的配置。

4、sequence配置文件

在实现分库分表的情况下,数据库自增主键已经无法保证在集群中是全局唯一的主键,因此,Mycat提供了全局sequence,并且提供了本地配置、数据库配置等多种实现方式。

4.1、本地文件方式

采用该方式,Mycat将sequence配置到classpath目录的sequence_conf.properties文件中。
在sequence_conf.properties文件中做如下配置:

HOTNEWS.HISIDS=
HOTNEWS.MINID=1001
HOTNEWS.MAXID=2000
HOTNEWS.CURID=1000

其中HISIDS表示使用过的历史分段(一般无特殊需要则可不配置),MINID表示最小的ID值,MAXID表示最大的ID值,CURID表示当前的ID值。

要启用这种方式,则首先需要在server.xml中配置如下参数:

<property name="sequnceHandlerType">0</property>

注意:sequnceHandlerType配置为0,表示使用本地文件方式。

insert into table1(id,name) values(next value for MYCATSEQ_GLOBAL,'test');

采用这种方式的缺点是Mycat重新发布后,配置文件中的sequence会恢复到初始值;优点是本地加载且读取速度较快。

4.2、数据库方式

在数据库中创建一张名为 sequence 的表,有 sequence 的当前值(current_value)、步长(increment int类型,指每次读取多少个sequence,假设为K)等信息。

sequence的获取步骤如下。

(1)初次使用sequence时,根据传入的sequence名称,从数据库表中读取current_value、increment到Mycat中,并将数据库中的current_value修改为current_value+increment的值。

(2)Mycat将读取到的current_value+increment作为本次使用的sequence值,在下次使用时,sequence自动加1,当使用increment次后,执行与步骤1相同的操作。

(3)Mycat负责维护这张表,用到那些sequence时,只需要在这张表中插入一条记录即可。若某次读取的sequence没有用完系统就宕机了,则本次已经读取sequence且未使用的值将会被丢弃。
要启用这种方式,则需要在server.xml中配置如下参数:

<property name="sequnceHandlerType">1</property>

注意:sequnceHandlerType需要配置为1,表示使用数据库方式生成sequence。

数据库配置如下:

(1)创建存放MYCAT_SEQUENCE的表:

create table MYCAT_SEQUENCE (name varchar(50) not null, current_value int not null , increment int not  null default 100,primary key(name) )engine = InnoDB;

name、current_value和increment分别是sequence的名称、当前value和增长步长。increment可理解为Mycat从数据库中批量读取100个(默认值)sequence来使用,用完这些值后,再从数据库中读取。

插入一条sequence语句:

insert into MYCAT_SEQUENCE (name ,current_value ,increment ) values ('GLOBAL',100000,100)

(2)创建相关的function

4.3、本地时间戳方式

4.4、其他方式

4.4.1、使用catlet注解方式

4.4.2、也可以使用ZooKeeper方式实现

4.5、自增长主键

Mycat自增长主键和返回生成主键ID的实现如下:

(1)MySQL本身对非自增长主键使用last_insert_id()只会返回0。

(2)MySQL对定义自增长的主键才可以用last_insert_id()返回主键的值。

Mycat目前提供了自增长主键功能,但是如果对应的 MySQL 节点上的数据表没有定义auto_increment,那么在Mycat层调用last_insert_id()也是不会返回结果的。

正确的配置方式如下:

(1)MySQL定义自增长主键。

(2)Mycat定义主键自增。

在table标签中增加autoIncrement="true":

(3)Mycat对应sequence_db_conf.properties增加相应的设置。

(4)在数据库的mycat_sequence表中增加TABLE1表的sequence记录。

5、zk-create.yaml配置文件

在介绍配置之前,先介绍几个概念。Mycat Zone指的是分布于不同地域(Zone)的Mycat Cluster,Zone的命名建议用地理位置来标识,比如北京联通机房1。Cluster是Mycat集群,一个Cluster包含一个或多个Mycat Server。一般来讲,一个Zone都有一组主备Mycat负载均衡器LB,LB与同一中心内的Mycat Cluster组成一对多关系,即一个LB可以服务一个中心内的所有Cluster的负载均衡请求,也可以是多个LB,每个负担不同的Mycat Cluster的流量。此外,建议每个LB都有一个Backup,Backup平时并不连接Mycat Cluster,但监测到LB Master下线以后,就立即开始连接Mycat Cluster并开始工作。它们的关系大概可以用一组箭头来表示:Zone→Mycat Cluster→Mycat Server→MySQL,如图所示: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