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基础学习必备的8个最常用的内置函数

x33g5p2x  于2021-12-19 转载在 Python  
字(3.0k)|赞(0)|评价(0)|浏览(413)

Python给我们内置了大量功能函数,官方文档上列出了69个,有些是我们是平时开发中经常遇到的,也有一些函数很少被用到,这里列举被开发者使用最频繁的8个函数以及他们的详细用法

print()

print函数是你学Python接触到的第一个函数,它将对象输出到标准输出流,可将任意多个对象打印出来,函数的具体定义:

  1. print(*objects, sep=' ',
  2. end='\n', file=sys.stdout, flush=False)

objects 是可变参数,所以你可以同时将任意多个对象打印出来

  1. >>> print(1,2,3) 1 2 3

默认使用空格分隔每个对象,通过指定sep参数可以使用逗号分隔

  1. >>> print(1,2,3, sep=',') 1,2,3

对象默认输出的是标准输出流,你也可以将内容保存到文件中

  1. >>> print(1,2,3, sep=',', file=open("hello.txt", "w"))

isinstance()

可以用 isinstance 函数判断某个对象是否属于某个类的实例,函数的定义

isinstance(object, classinfo)

classinfo 既可以是单个类型对象,也可以是由多个类型对象组成的元组,只要object的类型是元组中任意一个就返回True,否则返回False

  1. >>> isinstance(1, (int, str)) True
  2. >>>> isinstance("", (int, str)) True
  3. > >>> isinstance([], dict) False

range()

range函数是个工厂方法,用于构造一个从[start, stop) (不包含stop)之间的连续的不可变的整数序列对象,这个序列功能上和列表非常类似,函数定义:

range([start,] stop [, step]) -> range object

  • start 可选参数,序列的起点,默认是0
  • stop 必选参数,序列的终点(不包含)
  • step 可选参数,序列的步长,默认是1,生成的元素规律是 r[i] = start + step*i

生成0~5的列表

  1. >>> >>> range(5) range(0, 5) >>>
  2. >>>> list(range(5)) [0, 1, 2, 3, 4] >>>

默认从0开始,生成0到4之间的5个整数,不包含5,step 默认是1,每次都是在前一次加1

如果你想将某个操作重复执行n遍,就可以使用for循环配置range函数实现

  1. >>> for i in range(3): ...
  2. >print("hello python") ...
  3. >hello python hello python hello python

步长为2

  1. >>> range(1, 10, 2) range(1, 10, 2)
  2. >>>> list(range(1, 10, 2)) [1, 3, 5, 7, 9]

起点从1开始,终点10,步长为2,每次都在前一个元素的基础上加2,构成1到10之间的奇数。最后,如果你的时间不是很紧张,并且又想快速的python提高,最重要的是不怕吃苦,建议你可以架微♥信:2028979958 ,那个真的很不错,很多人进步都很快,需要你不怕吃苦哦!大家可以去添加上看一下~

enumerate()

用于枚举可迭代对象,同时还可以得到每次元素的下表索引值,函数定义:

enumerate(iterable, start=0)

例如:

  1. >>> for index, value in enumerate("python"): ...
  2. >print(index, value) ... 0 p 1 y 2 t 3 h 4 o 5 n

index 默认从0开始,如果显式指定参数start,下标索引就从start开始

  1. >>> for index, value in enumerate("python", start=1): ...
  2. >print(index, value) ... 1 p 2 y 3 t 4 h 5 o 6 n

如果不使用enumerate函数,要获取元素的下标索引,则需要更多的代码:

  1. def my_enumerate(sequence, start=0):
  2. n = start for e in sequence: yield n, e n += 1
  3. >>> for index, value in my_enumerate("python"):
  4. >print(index, value) 0 p 1 y 2 t 3 h 4 o 5 n

len

len 用于获取容器对象中的元素个数,例如判断列表是否为空可以用 len 函数

  1. >>> len([1,2,3]) 3
  2. > >>> len("python") 6
  3. > >>> if len([]) == 0: pass

并不是所有对象都支持len操作的,例如:

  1. >>> len(True) 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  2. >File "<stdin>", line 1,
  3. >in <module> TypeError: object of type 'bool' has no len()

除了序列对象和集合对象,自定义类必须实现了 len 方法能作用在len函数上

reversed()

reversed() 反转序列对象,你可以将字符串进行反转,将列表进行反转,将元组反转

  1. >>> list(reversed([1,2,3])) [3, 2, 1]

open()

open 函数用于构造文件对象,构建后可对其进行内容的读写操作

open(file, mode=‘r’, encoding=None)

读操作

  1. # 从当前路径打开文件 test.txt, 默认以读的方式
  2. >>>f = open("test.txt")
  3. >>>>f.read() ...

有时还需要指定编码格式,否则会遇到乱码

  1. f = open("test.txt", encoding='utf8')

写操作

  1. >>>f = open("hello.text", 'w', encoding='utf8')
  2. >>>>f.write("hello python"))

文件中存在内容时原来的内容将别覆盖,如果不想被覆盖,直接将新的内容追加到文件末尾,可以使用 a 模式

  1. f = open("hello.text", 'a', encoding='utf8')
  2. f.write("!!!")
  3. sorted()

sroted 是对列表进行重新排序,当然其他可迭代对象都支持重新排放,返回一个新对象,原对象保持不变

  1. >>> sorted([1,4,2,1,0]) [0, 1, 1, 2, 4]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