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团队管理之读书会

x33g5p2x  于2022-02-28 转载在 其他  
字(1.4k)|赞(0)|评价(0)|浏览(325)

“教育的目的不是把篮子装满,而是把人心点亮。”。然而,要撼动一个人的内心,“学什么”固然重要,但更关键的问题是“怎么学”。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,才能真正撼动一个人的内心,碰触到他(她)的灵魂?

  • 随着企业的培育对象从70后、80后转变为95后和00后,企业培训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。过去培训的主体是老师,客体是学员,即老师讲什么,学员就听什么。今天,我们必须扭转观念:教育主体逐渐从老师转移到学员身上,我们在形式设计上要千方百计地给新生代学员发声的机会。所以对于培训的形式,我们千万不要拘泥于老师与课程,而要着眼于“教化人心、育人成长”的目标。
  • 我们设立了读书会,正是因为它颠覆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,把课堂还给了员工、让员工发声、更是让员工来主导学习。

一、读书会设计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

  • 我们要知道,读书会的重点不在“读书”,而在“会”。也就是说“读书”只是学习的一个载体,重点是要通过“会”这个组织,让参与其中的学员得到培育与成长。这正回答了我们在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个问题:用读书会这样一种方式,来撼动一个人的内心,碰触到他(她)的灵魂。
  • 我们来一起回顾下这大半年的读书会的情况:
  • 第一阶段:随着面对中高管培训课程的开启,公司的读书打卡组织成立了,读书打卡小组要求每位学员同读一本书,并且每周必须提交读书笔记。我记得在刚开始大家还没形成习惯时,学员们只是将书中的概念进行东拼西凑,形成一篇勉强交得出手的文章,读书笔记不要说管理实践应用了,连文章的条理都值得商榷。但经过十周、二十周、三十周这样的阅读写作历练,管理者们不仅养成了读书打卡的习惯,文章也变得丰满起来,更是可以把读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管理实践中。后续培训课程范围扩大,更多的中基层员工也加入了进来,通过阅读管理类经典书籍,公司不仅统一了管理语言,也让管理者对管理科学有了重新的认识。
  • 第二阶段:公司正式的读书会成立了,这次我们加入了新玩法,我们将更有效的讨论、叙述和分享(每月小组线下读书分享)以及相互学习模式(每周小组点评)融入了读书会流程。我们正在精心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——目的就是要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读书会对自己有所助益,让员工真心的愿意参与,达到自我成长的目标。
  • 所以,读书会本质上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学习制度,而是需要长年累月沉淀而成的学习文化。

二、读书会还有什么作用?

  1. 读书会是团队反省改进会:结合自己的工作,通过读书反省工作中的不足,并提出明确的改进计划。比如我在技术部门也推行了工程师的读书打卡活动,每个工程师隔周对一个主题进行读书打卡,并发布共享,我会对每个人的每次打卡进行点评与回复,这样做的目的,是为了让工程师能从自我管理开始、明白成果思维、客户价值、目标管理等这些现代企业基本的管理逻辑,如果经过读会书这样一种学习方式,让每个人都有认知与意识的提升,那管理的改善也就不远了。
  2. 读书会是人才选拔会:在这个组织中,特别是在线下分享会时,哪些人思路清晰并善于抓重点,哪些人逻辑性很强,哪些人反省能力强,哪些人提出的观点有创新性……,是可以观察与评估的,所以读书会也是一个选拔高素质人才的优良场景。

结论

  • 着眼于“教化人心、育人成长”的目标,培育形式需要进行多元化设计,读书会这种模式颠覆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,把课堂还给了员工、让员工发声、更是让员工来主导学习。读书会除了能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氛围外,也是团队反省改进会,更是公司高素质人才的选拔会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