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23 | 阅读 16671 | 点赞0
本文基于seata 1.3.0版本
seata涉及到三个角色之间的交互,本文通过流程图将AT模式下的基本交互流程梳理一下,为我们以后的解析打下基础。
假设有三个微服务,分别是服务A、B、C,其中服务A中调用了服务B和服务C,TM、TC、RM三者之间的交互流程如下图:
1、服务A启动时,GlobalTransactionScanner会对有@GlobalTransaction注解的方法进行AOP增强,并生成代理,增强的代码位于GlobalTransactionalInterceptor类中,当调用@GlobalTransaction注解的方法时,增强代码首先向TC注册全局事务,表示全局事务的开始,同时TC生成XID,并返回给TM;
2、服务A中调用服务B时,将XID传递给服务B;
3、服务B得到XID后,访问TC,注册分支事务,并从TC获得分支事务ID,TC根据XID将分支事务与全局事务关联;
4、接下来服务B开始执行SQL语句,在执行前将表中对应的数据保存一份,执行后在保存一份,将这两份记录作为回滚记录写入到数据库中,如果执行过程中没有异常,服务B最后将事务提交,并通知TC分支事务成功,服务B也会清除本地事务数据;
5、服务A访问完服务B后,访问服务C;
6、服务C与TC之间的交互与服务B完全一致;
7、服务B和服务C都成功后,服务A通过TM通知TC全局事务成功,如果失败了,服务A也会通知TC全局事务失败;
8、TC记录了全局事务下的每个分支事务,TC收到全局事务的结果后,如果结果成功,则通知RM成功,RM收到通知后清理之前在数据库中保存的回滚记录,如果失败了,则RM要查询出之前在数据库保存的回滚记录,对之前的SQL操作进行回滚。
因为TM、RM、TC之间的交互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,很容易出现网络断开的情况,因此TC提供了四个定时线程池,定时检测系统中是否有超时事务、异步提交事务、回滚重试事务、重试提交事务,如果发现了有这四类事务,则从全局事务中获取所有的分支事务,分别调用各个分支事务完成对应的操作,依次来确保事务的一致性。
需要考虑的问题:
通过上面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,每次SQL操作(查询除外)时,都会增加额外了三次数据库操作;每次全局事务和分支事务开启时,都涉及到TM、RM与TC的交互;全局事务期间还要承担数据短时不一致的情况,这些都是我们在使用AT模式需要考虑的情况。
版权说明 : 本文为转载文章,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申明
原文链接 : 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38308374/article/details/108329792
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