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is 提供了 2 个不同形式的持久化方式:
在 指定的时间间隔内
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, 也就是行话讲的 Snapshot 快照,它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。
Redis 会单独创建(fork)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,首先会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,待持久化过程都结束了,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好的文件。整个过程中,主进程是不进行任何 IO 操作的,这就确保了极高的性能。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,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非常敏感,那 RDB 方式要比 AOF 方式更加的高效。 RDB 的缺点是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丢失
。
“写时复制技术”
。
rdb的默认配置文件名称为 dump.rdb
rdb文件的保存路径,默认为 Redis 启动时命令行所在的目录下 “ dir ./
”,也可以自己修改
默认的配置策略如下图:
举例: save 60 10000
,意思是在60s内生成了10000个key,那么redis就会以rbd的方式持久化数据,会先将数据保存在临时文件中,然后用临时文件替换掉当前的 dump.rdb
命令 save VS bgsave
上面的例子使用的是save保存方式,redis中更推荐bgsave保存方式
版权说明 : 本文为转载文章,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申明
原文链接 : https://www.cnblogs.com/jiakecong/p/17164786.html
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!